一、智能化与便捷性
智能识别技术:需通过体形特征、生物识别(如人脸、指纹)或移动设备实现无接触开关门,支持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功能。
高灵敏度传感器:公共场所要求窄区域微波感应器或红外感应器,可根据人流量自动调节响应速度和灵敏度。

二、安全性与合规性
防夹保护:需配备双重防夹红外传感器,防止儿童、老人等群体被误伤。
紧急疏散兼容性:平开式感应门需满足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要求,确保断电时可手动开启并快速疏散。
备用电源配置:保障停电时门体正常运行,避免因断电导致人员滞留。
三、节能环保与耐用性
低能耗设计:采用磁悬浮技术减少机械摩擦,配合高效电机和隔热玻璃降低能耗,提升建筑能效。
材质耐用性:优先选择不锈钢或高强度钢化玻璃材质,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。
四、场景适配与性价比
多样化门型选择:平移式、旋转式门体满足商场、办公楼等场景需求;弧形门、折叠门适配特殊建筑结构。
定制化配置:根据场所流量选择不同价位的材质(如铝合金2000-3000元/㎡,不锈钢3000-4000元/㎡)及功能组合。
五、系统集成与扩展性
智能家居互联:支持与楼宇安防、温控系统联动,实现统一管理。
模块化设计:便于后期加装门禁系统、人脸识别等扩展功能。
以上需求反映出市场对自动感应门的要求已从基础功能转向智能化、安全性及场景化定制,同时兼顾长期使用成本与合规性。